三爪子坑溪分洪隧道
三爪子坑溪分洪隧道全紀錄
瑞芳全區,水利建設,基隆河,三爪子坑溪
三爪子坑溪分洪隧道的完工,可為瑞芳市區最稠密人口的爪峰及新峰地區解決水患,當員山子分洪道完成時,只有解決來自上游的水患,但此分洪道完工才算徹底解決水患,基隆河歷經多次水患,汐止的淹水是出了名的,但其實瑞芳的淹水次數也不遑多讓,所幸有三爪子坑溪分洪隧道的完工,總算是讓瑞芳的最大住宅區得到安心。
三爪子坑溪分洪隧道興建的背景
1.與河爭地的五零年代
2.三爪子坑溪加蓋的七零年代
3.基隆河水患的八零年代
1.與河爭地的五零年代
瑞芳鎮的爪峰里及新峰里,即臺語俗稱新村(音:新川)的這個地方,因為家住埔頭,看著家中的五零年代的老照片可看到在對岸的新村是一片田地,而此區域在民國三十至五十年間仍未開發成住宅,直至五零年代才開始有住宅的興建,而從地圖也可發現,新村這區域,古時侯只有農田也是有其原因,沖積平原是最肥渥的,在大水來時本就有疏洪效果之行水區,這種區域本就不適宜居住人民,無奈大河文化就是如此(愛與河爭地的文化),綜觀整段基隆河流域就屬此新村此區、七堵百福社區、臺北市截彎取直段及社子地區,這些區域本就不適宜居住,在大水來臨時本就作為疏洪之緩衝區,但人類歷史的發展就是這樣,看到平原區就想搬來居住,而政府主管機關也是視而不見,任意地主變更地目建屋,有水患就被罵個臭頭,回顧此段歷史,時至今日這些區域房屋都已建的密密麻麻的了,再論述此段也無法改變歷史,河流彎道的沖積平原區是不適合住人,這也是新村地區的水患的最主要的原因。
2.三爪子坑溪加蓋的七零年代
七零年代末期,三爪子坑溪原本自保女廟進入瑞芳市區,順瑞芳電子前,經三爪子坑路三十二巷後方,再流經臺二丁線10.6K處下方匯入基隆河此段,並無遮掩為一大水溝。
但其後經瑞芳鎮公所於大水溝上舖蓋上水泥,可供居民停車之用,然而此一決策也是間接增加水患的近因之一,原本淹水可能是沿三爪子坑溪的兩岸溢出,後來於溪上再蓋上水泥,形成一大涵洞,問題是此溪流不大,淤積使得溪流孔徑更小,若雨量過大,早已無法宣洩,這也是為何八零年代之後,遇稍大點的颱風,逢颱必淹,原本淹水區可能就從三爪子坑路91巷附近的正貿新村起,後來可擴及至三爪坑路13巷,瑞芳國中旁,整個範圍擴大至全新村地區。
3.基隆河水患的八零年代
八零年代中期,基隆河來自上游的河水過高,加上基隆河道土石淤積日趨嚴重,為基隆河沿岸淹水主因,常使溪流無法匯至基隆河,還得承受自瑞芳國中旁三爪子坑路十三巷淹起來的水位,兩邊夾擊,新村地區的淹水真的多重打擊,但中央政府似乎無法看見這些上游的問題,淹個水只賠一至二萬元來打發上游的可憐居民。
回顧八零年代最重要的治水建設,首當時任臺北市長黃大洲爭取到截彎取直的預算,致使經費排擠效應,加上當時臺北縣長蘇貞昌才剛上任,並不懂如何整治水患也爭取不到預算,整個基隆河的治理,縣市不同步,而就以下游的截彎取直為主軸,優先發展臺北市的經濟,此也成為黃大洲市長下任後,不斷吹噓其截彎取直造就內科新生地的政績,可憐的上游居民,都得忍受好東西首都先取用的悲劇,犧牲上游民眾來成就首都,自汐止以上,就是得在這種氛圍,因為預算被排擠效應,致使水患十年的痛苦的年代,倘若時光能重來,這些政客是否應以優先建置員山子分洪道,並同時清理基隆河道淤積,最後才是截彎取直的政策,那也不會有淹水十年的光景,但中央的治理基隆河卻從下游先再逐步往上,政策的失當,致使瑞芳民眾渡過悲慘的淹水黃金十年。
瑞芳的新村地區在渡過悲傷的淹水黃金十年之後,繼員山子分洪道發包完工,也在各界首長及民代包含周錫瑋縣長、陳朝龍及李慶華立委的爭取協助下,三爪子坑溪分洪隧道也拿到經費,終於可以徹底解決此一淹水問題,期間雖然有因為徵收土地及黑道威脅等負面新聞一直不斷爆出,但時至今日已完工可以解決水患算是得到最大的效益。
在此感謝這些為三爪子坑溪分洪隧道努力的英雄及首長民代們,讓瑞芳最大的住宅區得以保障身家財產安全。
三爪子坑溪分洪隧道的基本資料
1.興建的基礎規劃
三爪子坑溪流域面積達 207公頃,25年降雨頻率之洪水量為 66cms,因三爪子坑溪下游流經人口稠密區,排水改善施工不易,經評估後,採用分流方式興建分洪隧道,將三爪子坑溪 90%之洪水量直接排入基隆河以解決水患。
2.主要工程項目
本工程主要工程項目為分流堰、齒坡陡槽、分洪隧道及出口段壓力箱涵,全長約500公尺,其中分洪隧道長319公尺、內徑四公尺,採新奧工法施工,出口段採壓力箱涵設計,穿越臺二丁線後匯入基隆河。
3.分洪隧道效益
可將三爪子坑溪上游河段25年頻率洪水 66 cms分洪 60 cms至基隆河,餘河川基本流量 6 cms,即本河段將有 90%洪水進入隧道直接排出。
4.總預算
一億五仟萬臺幣
5.施工期間
施工日:95/09/12
貫通日:97/01/21
完工日:97/09/05
6.承辦人
水利局 傅光維
TEL:1999、(02)2960-3456ext7423
三爪子坑溪分洪隧道的未來及隱憂
1.治理機關的人員配置問題
2.分洪道上方民宅及山林結構之定期監測問題
1.治理機關的人員配置問題
由於河川的治理,在國家的治理的區分上,採用大河川歸中央管,支流歸地方管。以瑞芳地區的河川治理的權責,如基隆河屬經濟部水利署第十河川局管轄,支流部份則由臺北縣政府水利局管轄。
另外支流的整治部份業務,也歸屬行政院農委會水土保持局來管轄,實在劃分非常的複雜,似乎有多頭馬車的狀態,同樣的問題需會同好幾個主管機關才可以得到解決,例如猴硐大粗坑溪平日係由縣府水利局及農委會水土保持局共同監管。
瑞芳支流的治理現狀,平日縣府水利局方面只有巡守員不定時監看,至於不定時是多久,無從查証得知多久會巡一次,目前瑞芳地區的巡守員,巡守的範圍不只瑞芳的各支流,還包含鄰近鄉鎮範圍,以臺北縣而言幅員廣大,在非防汛期時是沒太問題,但防汛期來臨一位巡守員監管多鄉鎮這麼多支流,實在不太可能。
中華民國官方體系常有一種情況,就是建設很多也很棒,初期的確可以發揮極大之效果,但常在管理面會因種種因素而使得建設無法達到最佳的效益,以此分洪道的現況,一位承辦員及一位巡守員監管多鄉鎮實在太難了,也難怪問題總是一羅筐,在現在科技進步的今日,政府應再下重本在管理面,建構出全面的監控系統,如員山子分洪道的監看系統及農委會水土保持局的監視系統,農委會的這個土石流防災資訊網即為令人非常讚賞,開放網路監看,希望未來的這種工程都能納入監視系統,而目前已完工的分洪隧道,應架設如員山子分洪隧道的全方位監視系統才是管理面的正確方向。
總而言之,希望在人力不足的情況下,需再加強科技監看設備,而人員方面可以處理更多的水利公務才是未來治理的重點,短期內只能靠熱心人士不斷的提供在地資訊給縣府的承辦人員。
2.分洪道上方民宅及山林結構之定期監測問題
分洪道上方的三爪子坑路106巷附近的民宅頗多,106巷的民宅有五處集合住宅,分洪道貫穿此山底下,雖然隧道為短短的319公尺而已,但只要有挖地下隧道,是否改變山林之結構,只看到整個計劃完工後,並未對環三爪子坑路106巷此山作一監測,而此山也影響三爪子坑路32號至104號間的住宅安全,實在不可不防,對於短期內看不到的問題,真的期待縣府單位可以作定期監測之治理,否則因解決水患,反而因此影響此山的結構,實在會得不償失。
文清的衷心祈盼
瑞芳歷經淹水的黃金十年,而文清也歷經一次納莉風災的攻擊,雖然在基隆河畔的埔頭,非常不可能淹到水,但家中也淹近百公分,希望風災不要再來。
自從員山子分洪道及三爪子坑溪分洪道完工後,北臺灣已沒有像納莉及及象神規模之風災,所以依照專家的規劃設計都未有真正測試分洪道功能的最高承載量,希望瑞芳不要有八八風災的雨量下下來,來測試員山子及三爪子坑溪的分洪道。
也希望主管機關,可以強化治理面的技術,而不是採用土法鍊鋼的古代式維護,以因應未來更詭覺多變的氣侯。
三爪子坑溪淹水照片
Stop1.象神颱風
民國八十九年十一月一日象神颱風來襲,基隆河加上三爪子坑溪的淹水,致使整個新村地區淹水,此次三爪子坑路淹水範圍自三爪子坑路133號以下區域全淹,149巷內幾乎淹至近二樓處,此次主因為基隆河河水過高,致使三爪子坑溪無法匯入基隆河為主因。
89/11/01 三爪子坑路149巷內某民宅(照片提供者:吳先生)
Stop2.納莉颱風
民國九十年九月十七日納莉颱風來襲,基隆河加上三爪子坑溪的淹水,致使整個新村地區淹水,此次比象神颱風淹水區域更大,整座瑞峰橋全毀,由於當時在當兵的我剛好從花蓮返家,九月十六日晚上埔頭地區雖然與三爪子坑溪先淹無關,但九月十六日晚上家中也淹一百公分,想當然爾全新村都是淹水的,這些照片已為隔日(九月十七日本水稍退的情況,其實一整晚才退三公尺而已,整個河面仍近橋面,住在三爪子坑路的親朋好友前晚都先撤退,連橋頭這邊的OK店也淹近一層樓,此次當然為基隆河與三爪子坑溪聯手重創新村地區,新村地區至九月十七日下午於低漥處的三爪子坑路165號水未退,直至九月十八日淹水才退,當日水最高處為165號及149巷都淹至二樓近三樓處。
90/09/17明燈路二三段間的天橋上拍攝新村地區(照片提供者:前義方國小林義祥老師)嘎嘎老師拍攝當時,我正在清理家中的淹水慘況,自然無法拍照,跟嘎嘎老師取得照片,看了照片還是悲從中來!
Stop3.艾利颱風
民國九十三年八月廿五日艾利颱風來襲,基隆河水位也頗高,雖無象神納莉嚴重,但三爪子坑溪的淹水區域,仍導致149巷以下區域,水淹及膝。
93/08/25三爪子坑路165號(三爪坑路路底倒數第二間民宅,三爪子坑溪加蓋的最近第二間)此照片為水退後的照片,水淹至第二個櫃子
基隆河水退的水位(瑞峰橋頭拍攝)
三爪坑溪分洪隧道主體照片
三爪子坑溪分洪隧道的出水口匯入基隆河端
分洪道的出口位於瑞慈宮叉路下方(三爪子坑路106巷下方)
三爪子坑溪原支流全景(遠景右前方為基隆山,遠景中間為龍潭山),此為在瑞慈宮上方的產業道路上所拍攝,於三爪子坑溪的北側有一條步道為通往保女廟之小徑,現步道已整理的非常好走!
三爪子坑溪分洪道分流處(左方為深達近三公尺的水池,右方為三爪子坑溪平日流經之溝渠),溝渠高1公尺,若雨量高過一公尺即為溢流至左方的水池,採自然溢流方式分洪,與員山子分洪道設計不同,員山子分洪道有自然溢流,也可關閉基隆河的閘門全部分洪至分洪道之設計。
水池下有阻擋石塊之泥擋設計
三爪子坑溪分洪道右方的溝渠為平日三爪子坑溪溪水通往下游原來三爪子坑溪之溝渠,洞口約為正方形一平分公尺之寬高,設計上是否恰當,實在非我們這外行人可以理解,若是有塊木板阻絕,這全部的水流則匯入分洪道,而此設計的66cms,也只有60cms匯入基隆河之功能,所以上方此部份是否有需要如此設計亦或溝渠只有一公尺寬都值得研究,若依此設計即為此小洞口常被堵住,等大水之後再來清理。
三爪子坑溪分洪道注水口,右旁為海拔高度,洞口高四公尺。
三爪子坑溪於此分流,右方為原溪流流向,左方為分洪方向,先進入三公尺深的水池,於水池溢滿再進入分洪道
由分洪道注水口往上游拍照,可發現此一缺口,若前方小溝被擋住,而整個水壩都因水排不及才有可能再透過此一缺口,流向原三爪子坑溪之設計
由另一方向近拍注水口
注水口上方全景,由保女廟至分洪道道所拍
往上游拍照看到分流處及分流水池
分洪道注水口拍照重點在於可看到此一大壩自海拔58公尺至70公尺高
三爪子坑溪分洪隧道其他照片
會拍這張照片主要是覺得臺灣的工程都有個特殊現象,隧道開工、貫通及完工啟用都要有個典禮。但真的需要這麼大費周章辦這麼典禮嗎?以傳統來說破土動工及拜拜很合理,但貫通時還要有個貫通典禮,有這必要嗎??
但說真的這比雪山隧道好多了,雪山隧道前前後貫通典禮有六七個,三爪子坑溪分洪隧道只有一次,首長及民代只要跑來拍一次照,此張因為早上開完早會10:17分就順手拍一下,因為自三爪子坑溪分洪隧道至今都一直很關心,淹水已成為瑞芳人揮之不去的夢魘,只要有水利工程都要非常關切,畢竟颱風淹水防洪已成為全民運動了。
三爪子坑溪分洪隧道附近生態
三爪子坑溪分洪道,有兩條路可以抵達:
一、經瑞慈宮:為爬往三爪子坑山的其中一條山路之一,可由瑞慈宮(三爪子坑路106巷)爬上走車道。
二、經保女廟:也可經瑞芳電子旁正貿新村保女廟旁的步道抵達。
分洪道附近每天下午五點左右,會有一群在地的鳥群定時定量造訪,而這一群臺灣藍鵲於分洪道上方的車道徘徊,活動區域最遠至此車道上方一公里處,約有12隻左右,似乎此區域為其地盤,每次到此一定看得到,建議要攜帶600m的大砲才會拍得清楚,此張為99/5/26午後一次拍到三隻藍鵲於電線桿上。
拍攝藍鵲要注意最好是固定位置後就不要移動,因為藍鵲只要看到有人移動馬上飛走,建議於車道往分洪道交叉口附近停留拍攝。
真精彩的圖文!很珍貴的紀錄!真的非常詳實!推!推!推!
記錄的真好
淹水…基隆河畔瑞芳人最沈重的痛, 所以資料的收集也最能感同深受的紀錄著….
河川事權到今日,仍無統一專責機關,
分屬經濟部,農委會,台北縣政府(以後是新北市政府),
希望能有統一專門負責機關。
這是歷史共業,兩黨的主事者都不能免責,水利的龐大的商機,不是我們在這說了算的,因為若是有歸地方所有,地方派系容易進入取得主導權,誠如宏偉兄所言是必要的方向,無奈從歷次的水災之後的口水之戰,總是中央地方互推,還是無濟於事,倘若事權統一,相信更能齊備,不致於東作一點西作一點,雜亂無章、多頭馬車般的治水。期待有個團體可以來呼籲立委,將什麼大河歸中央,野溪歸地方的這種區分給統一,概由中央的一個事權單位,負責才是上上之策,
借分享~!!
謝謝
最近對142巷的透天社區建案很有興趣,但水患卻是讓我很猶豫的主因
這個解決內水的分洪道完成,就沒聽說有什麼淹水的災情了啊, 所以真的外水是員山子分洪道,內水是三爪子坑溪分洪道徹底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