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腳亭地區文化地圖摺頁

四腳亭地區文化地圖摺頁

四腳亭,文化資產,摺頁

四腳亭地區的文化資產地圖摺頁再次改版,此為又增添了粗坑口路煤窯場,此版地圖也歷經全國古蹟日–四腳亭砲臺線特別版,當然此地圖包含了大部份的文化資產景點,也由於要以四腳亭(吉慶里、吉安里及上天里)為範圍,故四腳亭市區只好以數字作記號,生態部份標記了桐花及鐘萼木的賞花點,另外也將登山路線標記出來,當然造訪當地一定不忘美食,也由於版面篇幅有限,所以僅列出四腳亭三大名店(阿揚什錦麵、晟洸菓子坊及橋頭排骨麵),原則上是以包含了文化、登山及美食為一體之地圖,當然若在此三大原則之構思,若版面允許,也歡迎大家提供意見,好讓地圖有更多元之呈現。
與以往呈現的地圖也作一大更動,為了納入粗坑口路煤窯場,也將近兩年地方新增的臺62甲線的部份都納入,另也增加了兩處礦坑口,礦坑對於四腳亭也是一段產業歷史的記憶,重要是還存在坑口,所以都逐一加入。

每一回在編輯都可以發現新的問題,此回也將近兩年收集的想法都收錄於其中,歡迎大家都給予相關意見,以讓地方的資訊及知識以各種型態留存。

四腳亭的文化資產
1.市定古蹟-四腳亭砲臺
四腳亭砲臺位於瑞芳與基隆交界處,約略在月眉山與深澳坑口間,自清領時期即為基隆紅淡山稜線最東邊之堡壘,清法戰爭時此處 堡壘失守造成決定性的一役,基隆港因此失守,法人攻佔基隆長達九個月之久,後日本人佔領臺灣,深知此稜線東口之重要性,便積極於此處修建此一要塞性堡壘之砲臺。
光復後,四腳亭砲臺並未被國軍接收,任其荒廢,直至民國 90年11月28日,經臺北縣政府公告指定為縣定古蹟,於民國 93年三月臺北縣政府開始整修砲臺至98年完工。
古蹟觀看重點:近 270度無障礙全視野觀看 瑞芳、九份、基隆山及茶壼山,雨區工法建 築,節水設施,全臺最大日據時期炮臺。 
2.四腳亭信仰中心-吉安宮
2. 座落四腳亭火車站旁的吉安宮,雖是間光復 後才出現的廟宇,但一直以來都是四腳亭的信仰中心,吉安宮主祀神明為天上聖母媽祖,傳由北港朝天宮請奉身分而來,初時乃將媽祖金身安奉於民宅,光復當時有瘟疫發生,病死無數,信眾向聖母虔誠祈求,獲得平安。遂於民國三十八年興建一座樸實之廟宇,恭奉聖母金身,歷經風摧雨蝕,日趨斑剝陳舊,經地方人士提重建之議,組織吉安宮重建委員會,歷經修建成今日之規模廟宇。
樂透彩第一支廣告的對白:「房子,喜歡嗎?爸爸買給你!』這個廟其實就是吉安宮,搭火車從臺北方向往瑞芳經過四腳亭火車站就會看到在車站旁,下回別再過站不入了喔! 
3.福興宮
從基隆經靈泉禪寺走月眉路(北122鄉道)過來,進四腳亭市區轉彎處會發現一座路旁小廟,這是一間座落在四腳亭月眉路十號的福興宮,或許外觀上就不覺得有規模,若從改建的年代民國六十六年來說,也不過是間卅五年的小廟宇,但若從遷建前在萬瑞快速公路正下方的年代來說,距今已有一百年的歷史了,雖然詳細的年代目前考據上有點困難,從在廟宇服務的這些阿伯的回溯日期的確是有這個年代,而在相關的考究上雖然有些難度,但從廟裡頭還是有那個年代的鐵證。
其實鐵證就藏在九尊土地公神像的後方,有一塊福德正神的石牌,受限空間及管理問題,石牌得由管委會人員開放才可取出觀看。
也可參閱2012.09.05所攢寫之四腳亭福興宮.百年歷史的土地公廟
4.蒸氣火車加水站
四腳亭火車站保存了蒸氣火車年代的加水站及古井,這在北臺灣是少見完整的古蹟,一出火車站即可看到,現在社區的整理下,成為了一個小公園。

粗坑口路一巷路底的煤窯場
民國38~45年間,位於粗坑口路一巷底的豐產煤礦 (46~53改稱豐美煤礦) ,此處主要生產煤磚 (俗稱焦碳) ,煤磚的經濟更高,為基礎工業,鋼鐵煉製業不可或缺的原物料之一,可說是光復初期,臺灣在重建基礎工業的重要一環,而要煉製煤磚,先從豐產煤礦出產碳含量高的無煙煤,再進窯內烈火燒成熟煤煉作煤焦(煤磚),因而於此設立煤窯場加工提煉,現存的煤窯計存近廿座,因非主要人口開發區,所以保存非常完整,旁邊還有冷卻水糟也保存相當完善,而這冷卻水糟主要將煤碳經溪水沖洗篩選後,供此煤窯高溫燒製二至三天,完成煤磚出窯前,需冷卻降低溫度才可挖出窯口,通常製作程序中,工人會先自水糟引水,再以水直接潑灑,在煤窯前也都有小水糟,可發現其水路完整,為一完整的煤窯加工園區。現有賴上天里辦公處近八年的持續維護,經爭取現已成為小型煤窯公園,為粗坑口路一巷往五分山的必經之地,登五分山前不妨於此小歇再上路。

四腳亭的美食名店
5.阿揚什錦麵
四腳亭三大名店之首,走過一甲子的歲月,第二代的周正揚老闆接手,傳承著與第一代老闆的美味,四腳亭歷經礦業的興衰,原本巷子附近多家麵店,只剩周老闆的此間麵店,堅持傳統的味道服務老主顧。

6.晟洸菓子坊
四腳亭三大名店之一,晟洸菓子坊是一間以南瓜與乳酪為主題的烘焙名店,源自一個糕點師傅希望女兒健康的小心願,蘇師傅耗費數月時光構思之作,現還榮獲新北市十大伴手禮,近年蘇師傅還將觸角遍及基隆,也同時獲得基隆的十大伴手禮,再次證明蘇師傅的用心及創意,獲得不只來自各評審的青睞,實際上店的生意也不錯,真是實至名歸。

7.橋頭排骨麵
四腳亭三大名店一,從民國66開業至今,因店內主打排骨麵為主,第一代創業業頭家,考慮麵店就在瑞慶橋頭,故名為「橋頭排骨麵」,其美味及簡單店名讓總統及饕客都聞香而來。

索取地點
1.吉慶社區發展協會辦公室(中央路49巷1號)
2.吉慶里辦公處(中央路49巷1號)
3.臺北火車站遊客服務中心(取完為止)

線上下載
1.第一頁上半面
2.第一頁下半面
3.第二頁上半面
4.第二頁下半面

最後感謝
1.感謝新北市政府文化局協助發行此摺頁傳宣。
2.感謝吉慶社區發展協會的協力伙伴一同協助發行。
3.感謝吉慶里辦公處黃添登里長的共同執掌編輯校兌發行。
4.前一版摺頁一同努力過的各單位及個人,包含猴洞地方永續發展協會的伙伴們留下的資料、還有前新北文化局文資科董俊仁股長協助發行全國古蹟日地圖,另有陳宜群先生、何巧蓉小姐及陳美滿老師等協力留下的資料基礎。

最後,由於地圖是強調某個時空的現狀,在2014.10.20的文化資產現狀是這樣,若是有任何對四腳亭地區(含上天里大寮地區),都希望給予相關的意見,好讓未來新版地圖有更完整的呈現。

四腳亭地區文化地圖摺頁
第一頁部份


第二頁部份


相連文章

四腳亭地區文化地圖摺頁

四腳亭地區文化地圖摺頁

四腳亭,摺頁

瑞芳老街巷弄文化地圖摺頁,目前已於104年初正式發行,目前初版已於瑞芳老街協會辦公室索取,近日會再放置於第三月臺售票口供遊客索取。

瑞芳老街巷弄文化地圖摺頁,雖然目前只有四頁A4組合的文宣內容,但卻充滿了後街保存文化的印跡,裡頭的每一處景點及放置,皆經過長期的討論而呈現的,讓外地不熟悉後街的遊客,可以更快接近後街的捷徑。

大致上,此摺頁有兩張地圖,一張為瑞芳市區,一張為瑞芳舊街(又稱瑞芳後街,外地人稱瑞芳老街),分別就以一甲子為主的老店或文化資產等作為主要標示,另有一頁為介紹瑞芳老街文化觀光推展協會的近況,而最後一頁則為瑞芳老街的文化資產簡介。

瑞芳老街的懷舊古蹟
1.義方商行
是瑞三礦業公司的核心控股公司,其總公司就是位在逢甲路上,是一間三連棟,而其後方得由停車場遠望還可以發現兩面都是有玄機的建築物。
2.日據時代派出所遺址
這是最早設派出所的位置,樓梯非常徒,仍是日據時代時的模樣,雖然有經過後來林牙科入住後修補過,但是樓梯仍保持著完整,而主體建物雖然目前只剩下殘破的紅磚牆,林牙科也早已搬離至街上(明燈路三段),不再維護舊宅,但仍可在此建物看到當年派出所的氣派及居高臨下之感覺。
3.廖氏古厝
是廖家在逢甲路曾是大地主那個年代少數遺留之痕跡,而其仿巴洛克式建物也代表著,這個曾為經濟中心逢甲路歲月的印證。
4.輕便道遺址復舊區
,這裡有將曾在光復前後,曾經為重要轉運的運輸輕便道恢復的意象,這裡也曾是除了九份風月場所最密集的區域之一,這都代表著區域內經濟不錯的印證,在這條不到二米寬的道路都可以發現礦業風華年代的舊痕跡。
5.瑞芳旅社(停業)
曾是瑞芳地區旅人最早有規模的旅社,門面仍保持著舊時光的滄桑感,雖然現在沒有在營業了,但從這兩層樓的屋況保持的不錯,仍是取景不錯的地點。
6.瑞芳神社的石燈籠
將於2015年完成第一座石燈籠的復原,並放置於瑞芳火車站第三月臺出口處,未來將會陸續整理瑞芳神社的石燈籠及相關物件出來,並放置於舊街一帶。

樂民戲院
瑞芳市區曾有兩家戲院,前站區為瑞龍 戲院,後街區為樂民戲院,原在瑞芳農 會樓上,後業主家中變故停業後,瑞芳 農會也翻新成為新農會大樓,但農會後 方輕便道及殼倉仍保有舊味道。

索取地點
1.瑞芳老街文化觀光推展協會辦公室(瑞芳街50號)(02)2497-8159
2.龍安里辦公處(瑞芳街50號)
3.龍山里服務處(瑞芳街5號)
4.臺北火車站遊客服務中心(取完為止)

線上下載
1.第一頁上半面
2.第一頁下半面
3.第二頁上半面
4.第二頁下半面

最後感謝
1.感謝新北市政府文化局協助發行此摺頁傳宣。
2.感謝瑞芳老街協會的協力伙伴一同協助發行。
3.瑞芳老街封面的手繪為周雅芬小姐所繪製的輕便道圖片。

瑞芳老街地圖摺頁
第一頁部份


第二頁部份


相連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