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瑞芳區之行政區名變革歷史全紀錄
新北市瑞芳區之行政區名變革歷史全紀錄
前言
多年前看到瑞芳鎮誌上的資料,關於瑞芳這個行政區域的歷史變革,雖無完整的說明,但已有清晰的輪廓,可以讓不少想認識瑞芳的人得到極大的參考資料來源,也很感恩這些瑞芳史學家的貢獻,但日本時代五十年間有十次的區域變革,較細節部份未多所著墨加上編排順序上容易致使誤解,因此有感而發,應當找時間要來彙編資料,作一完整的表格來讓大家認識自己的家鄉。
另外文清覺得人的一輩子除了寫自己的名字外,就是寫自己住家地址的比例算最高,現代人應是keyin自己住家地址最多少是,每每都會寫上『臺北縣瑞芳鎮』,所以還是會想想瑞芳的過去種種,雖非文史學家,但以生活經驗收集的資料輔以相關各地方誌等歷史文獻的資料佐証,我想應更能勾劃出正確的樣貌的歷史才是。
然而『臺北縣瑞芳鎮』這個我用了三十多個寒暑的名詞,也即將邁入歷史,今年(民國九十九年,AD2010)底,臺北縣即將升格新北市,瑞芳鎮也要改名瑞芳區,對於未來可能還是有點不適應,我想現在的信封都要留著,未來也可當傳家寶,二百年後看看ebay還是yahoo拍賣是否存在可以上網拍。
在不久的未來,可能是民國一百零三年時,行政區域可能又要重新劃分,新北市瑞芳區也許可能再度易名,屆時究竟是北北基合併的臺北市瑞芳區,亦或恢復日本時代,瑞芳重投入基隆懷抱的基隆轄下的瑞芳區之變革,都將會發現『臺北縣瑞芳鎮』的這個行政區域是不再回來了,為懷念即將用了三十多個寒暑的地名,特寫此篇追本溯源之資料。
瑞芳行政區域歷來之變動
發生年代 | 行政區域名稱 | 行政劃分 | 變動紀要 |
清嘉慶16年 AD1811 |
臺灣府淡水廳 | 一府四縣三廳 | |
清光緒元年 AD1875 |
臺北府基隆廳(基隆堡柑仔瀨莊) | 二府八縣四廳 | 瑞芳分屬於雞籠堡及石碇堡轄下的各庄,並無瑞芳此行政區域 |
清光緒11年 AD1885 |
臺北府基隆廳(基隆堡柑仔瀨莊) | 二府八縣五廳 | 瑞芳分屬於雞籠堡及石碇堡轄下的各庄,並無瑞芳此行政區域 |
清光緒13年 AD1887 |
臺北府基隆廳(基隆堡柑仔瀨莊) | 三府十一縣四廳一直隸州 | 瑞芳分屬於雞籠堡及石碇堡轄下的各庄,並無瑞芳此行政區域 |
明治28年5月 AD1895 |
臺北縣基隆支廳(基隆堡柑仔瀨庄) | 三縣一廳 | 瑞芳分屬於基隆堡及石碇堡轄下的各庄,日本時代統治初期也並無設瑞芳此行政區域,維持清治時期堡庄制度及設置三縣一廳仍隸屬基隆支廳管轄 |
明治28年8月 AD1895 |
臺北縣基隆支廳(基隆堡柑仔瀨庄) | 一縣二民政支部一廳 | |
明治29年4月 AD1896 |
臺北縣基隆支廳(基隆堡柑仔瀨庄) | 三縣一廳 | |
明治30年6月 AD1897 |
臺北縣基隆辦務署瑞芳店支署 | 六縣三廳 | 總督府-縣(廳)-辦務署(三級制) 行政區級別 總督府、縣(廳)、辦務署、支署,支廳改名辦務署,其下設支署,其後歷經三縣三廳及三縣四廳時期均為此一正式行政區域名,但並非正式地方自治機關,為其分支 |
明治31年6月 AD1898 |
臺北縣基隆辦務署瑞芳店支署 | 三縣三廳 | |
明治34年5月 AD1901 |
臺北縣基隆辦務署瑞芳店支署 | 三縣四廳 | |
明治34年11月 AD1901 |
基隆廳瑞芳支廳 | 二十廳 | 總督府-廳(二級制) 廢縣置廳,體制改為『總督府、廰、支廰』基隆廳直接隸屬總督府,廳接近今日直轄市地位,始設支廳為主要的地方自治機關 |
明治42年10月 年,AD1909 |
臺北廳瑞芳支廳 | 十二廳 | 全台二十廰裁併為十二廳,基隆廳併入臺北廳成為基隆支廳與瑞芳支廳均直接隸屬臺北廳 |
大正4年 民國4年,AD1915 |
臺北廳基隆支廳瑞芳區 | 十二廳 | 瑞芳支廳被廢除併入基隆支廳,而另設區,首見瑞芳區名稱 |
大正9年8月10日 民國9年,AD1920 |
臺北州基隆郡瑞芳庄 | 五州二廳 | 廢廳置州,改支廳為郡,改區為街庄 |
大正15年7月 民國15年,1926年 |
臺北州基隆郡瑞芳庄 | 五州三廳 | |
昭和13年2月11日 民國27年,1938年 |
臺北州基隆郡瑞芳街 | 五州三廳 | 府令七號 由庄升格為街,相當於鄉升格為鎮之規模 |
民國35年1月26日 AD1946 |
臺北縣基隆區瑞芳鎮 | 八省轄縣九省轄市 | 國民政府來臺後即著手規劃郡改為區,基隆區署設於瑞芳,臺灣省長官公署公佈『臺灣省鄉鎮組織規程』,臺灣省行政制度廢除街庄制度,改為鎮鄉制,始見瑞芳鎮名稱1/26成立基隆區署於瑞芳鎮,1/27成立瑞芳鎮 |
民國39年9月8日 AD1950 |
臺灣省臺北縣瑞芳鎮 | 十六省轄縣五省轄市 | 實施8/16行政院第145次會議的『臺灣省各縣市行政區域調整方案』,基隆區署裁撤,瑞芳鎮連同其他五鄉鎮直接由臺北縣管轄 |
民國99年12月25日 AD2010 |
新北市瑞芳區 | 五都一省 | 臺北縣升格為直轄市並更名為新北市,瑞芳鎮亦改名為瑞芳區 |
行政區域變革整理
1.瑞芳最早的地方自治機關始於日本時代明治34年11月,當時的地方自治機關劃分為廿廳時期,基隆廳底下轄瑞芳支廳。
2.瑞芳歷經主要的行政變革為瑞芳支廳、瑞芳區、瑞芳庄、瑞芳街、瑞芳鎮,年底未來即將更名為瑞芳區。
3.瑞芳的區域名稱使用最久的為瑞芳鎮,共計使用了六十四年,較排行第二的瑞芳庄此區域名稱的十八年,更為長久。
瑞芳古文獻
1.臺北州基隆郡瑞芳街-昭和16至20年間之名信片
瑞芳地區古文獻收藏-此張名信片為昭和16至20年間名信片-文清的爺爺從馬來西亞寄回『臺灣臺北州基隆郡瑞芳街字柑子瀨』給文清的阿嬤敬子及大姑姑林美惠子的一封家書,地址翻譯如同現今『臺北縣瑞芳鎮明燈路一段68號』(非此地址,以翻譯角度之地址及接近地緣,當時家住瑞芳公學校隔壁,故以明燈路一段作為接近之地址論述)。
此名信片可看出日本時代,從馬來西亞戰地寄出之有軍事郵便之字樣外,昭和16至20年間,爺爺被派至馬來西亞當日本兵,寄回之地址為臺北州基隆郡瑞芳街,符合考証之結論。
2.臺北州基隆郡瑞芳街-昭和17年的地政文書
瑞芳地區古文獻收藏-此文獻收藏為昭和17年的地政文書-顏炳暘因顏珼樹身故,而繼承顏珼樹的基隆郡瑞芳街大坑埔字大坑埔一一三番地之地政文書,地址翻譯如同現今『臺北縣瑞芳鎮大埔路113號』(非此地址,以翻譯角度之地址)。
大坑埔為現今瑞芳四腳亭地區,為橋頭大埔路一帶即為大坑埔,而此古文書上記載之地址為『基隆郡瑞芳街』當時隸屬於臺北州,臺北州的行政長官名為知事,時為三輪幸助,藉由古代地政文書可以明瞭瑞芳的歷史。
3.臺北州基隆郡瑞芳庄-昭和九年之小切手
瑞芳地區古文獻收藏-此文獻為昭和九年的小切手(如同現在的支票)-昭和九年拾貳月拾日,從小切手可發現義方商行似乎比較親賴漢字的寫法,而不是寫國字或數字的寫法,無怪乎在日本時代的種種跡像被視為有強烈親中色彩及漢學文化背景,與日本官方總是被拼除在主流的優良企業,從商行治理的細微處即可知端倪,之後的瑞芳五二七事件事件上也被記上一筆與祖國通敵。
龍潭堵的義方商行,於昭和九年時,即為現在龍鎮里的逢甲路,從小切手也可看到瑞芳庄的行政區域為大正九年8月10日至昭和13年2月11日間所使用之行政區域名稱。
4.臺北州基隆郡瑞芳庄-昭和九年之小切手
瑞芳地區古文獻收藏-此文獻為昭和九年的小切手(如同現在的支票)-昭和八年十二月十六日臺灣總督中川健藏公佈的瑞芳庄九份改為瑞芳庄金瓜石,所以小切手上的區域也改為金瓜石,瑞芳庄的行政區域為大正九年8月10日至昭和13年2月11日間所使用之行政區域名稱。
5.臺北州基隆郡瑞芳庄-昭和七年之小切手
瑞芳地區古文獻收藏-此文獻為昭和七年的小切手(如同現在的支票)-昭和八年十二月十六日臺灣總督中川健藏公佈的瑞芳庄九份改為瑞芳庄金瓜石,在之前的九份為焿仔寮,金瓜石地區為九份,所以才會看到臺北州基隆郡瑞芳庄九份,而當時金瓜石地區的主要礦主為金瓜石礦山株式會社,由此小切手也可印証瑞芳庄的行政區域為大正九年8月10日至昭和13年2月11日間所使用之行政區域名稱。
瑞芳鎮誌開拓史篇文清考查更正版
原文部份
本鎮今在臺北縣北部,地當基隆河上游,境內有基隆山,西與基隆市交界。
光緒20年〈1894年〉,本鎮屬於基隆廳下的基隆堡與石碇堡;
光緒23年〈1897年〉,改隸臺北縣基隆水返腳二辦務署管轄下基隆堡、石碇二堡之各一部份;
明治42年〈1909年〉,本鎮改屬臺北廳瑞芳支廳瑞芳、魚坑二區轄域下之基隆、石碇二堡之各一部份,鎮公所稱為區役場,在基隆堡的瑞芳區役場設在柑仔瀨庄土名柑仔瀨,在石碇堡的魚坑區役場設在魚坑庄土名魚坑。
大正9年(1920年),日本總督府頒行市、庄街制度後,本鎮更名為瑞芳庄,屬於臺北縣基隆郡,行政機關由區役場改為庄役場,其位置在柑仔瀨。
昭和13年(1938年),本鎮再從瑞芳庄升格為瑞芳街;
臺灣光復後,
民國34年(1945年)12月基隆郡改為基隆區,本鎮屬於臺北縣基隆區,
民國35年〈1946年〉1月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頒佈「臺灣省鄉鎮組織規程」,將街、庄改為鄉、鎮,街、庄役場也改為鄉、鎮公所。 ;
民國39年(1950年)9月,撤廢基隆區署,本鎮直轄於臺北縣下,鎮公所設於龍鎮里〈舊大字龍潭堵〉。
由上可知,本鎮一直隸屬於基隆之下,不管是最早的基隆堡或石碇堡,再至後來的基隆郡、基隆區,所以要談到本鎮的歷史絕對與「基隆」有密切的關係。
更正1.臺北縣基隆郡
基隆郡並無與臺北縣有關連過,而正確應為臺北州基隆郡才對,大下九年八月十日,行政區域變革部份為廢廳置州,此使才有基隆郡的區域名稱的出現,而基隆郡是隸屬於臺北州轄下,並非臺北縣轄下,因自明治三十四年十一月廢縣置廳後,就無臺北縣此區域地方自治組織。
更正2.本鎮一直隸屬於基隆之下
這句話容易致使部份人士解讀的問題,民國34年光復後,基隆市獨立升格為省轄市,而此時的臺北縣基隆區與基隆市並非同一行政區域內的地方機關,臺北縣基隆區隸屬於臺北縣政府,與基隆市政府無關,瑞芳鎮誌因未交待過多的上級單位,致使常有部份人士引用資料時,都認為瑞芳鎮的上級單位為基隆市。
日本時代亦然,基隆郡轄下的瑞芳與基隆實際是兩個平行單位,只有在十二廳時期(大正四年至九年)瑞芳支廳被廢除併入基隆支廳時期及明治34年以前瑞芳都隸屬基隆市目前的管轄範圍內,其餘多與基隆市的地方機關為平行機關或是分開於不同機關的管轄。
由行政區域劃分的變動而言,瑞芳的確與基隆有密切關係,但並非全然在隸屬基隆之下。
文清的感言及期盼
不論瑞芳與基隆是否分開或是合併管轄,其實以瑞芳的子弟而言,瑞芳的最高學府目前為瑞芳高工,日本時代無瑞工、時雨及瑞中,只有瑞芳公學校、猴硐公學校及九份公學校等小學的教育環境,多數人仍需至基隆臺北繼續升學,而基隆市區當然是第一首選,自古至今皆然,其餘如生活面、工作面甚至連氣侯都息息相關,縱使今日分屬基隆市政府及臺北縣政府底下,但在公部門及私人企業實際運作層面上瑞芳與基隆還是經常劃為同一區域,然而我們小老百姓,只能接受高層政治人物對於國土規劃的安排,各項生活差異因為區域劃分,致使瑞芳人的部份權益受權,如東北角生活大不易以殯葬費為例,即為因國土規劃及政策配套不足下的犧牲者,這並非否定臺北縣政府對瑞芳鎮民的照顧面,因為這是屬於中央層面對國土政策應更為細緻化,畢竟臺灣就這麼小,分個這麼細致使居民權益受損,小老百姓無奈也是沒法子,當然現在即將升格為直轄市了,瑞芳居民更可能因少了不少民代,而少了部份的發聲管道,基層里長的責任加重,也希望上級單位可以重視地方民意,並對國土規劃可以有早日的完整規劃,不致使瑞芳居民因為重新規劃後,沒有完整配套,致使權益損失,我想這也非制定政策者的本意才是。
未來的『北北基』合併亦或『北北不加基』合併的規劃,可以增加地方在地聲音,多由各個面向去作考量規劃,也希望可以在下次的國土規劃增加一個選項,成立大基隆地區,包含基隆、瑞芳、金山、萬里、貢寮、平溪及雙溪,因為具有相同的生活圈及各項條件,本應作為考量,當然不論任何考量及規劃,人民的實質受照顧面的感受最重要,希望當家的人都能多思考這部份。
無論怎麼改…漂泊還是正港的瑞芳人呀….
考據真用功,這篇好文要好好收藏,
哇。好棒。您真用心。好佩服您。這些都是我們的土地上所留下的註記。是真的需要有人用心紀錄。感謝。
謝謝樂伯大哥的讚許,我覺得大家研究個不同的方向,這樣未來就有集大成的瑞芳歷史集了!!
很佩服版主對瑞芳的用心, 但瑞芳會淪落現在的沒落, 敝人覺得不是行政區的問題, 而是選錯人的問題, google 一下 ” 瑞芳鎮長 ” , 看看現任與歷任的鎮長, 啊! 就可以知到瑞芳不沒落也難. 噯!身為瑞芳人的悲哀~~~
其實我並未全指行政區的單一問題,至於對於政治人物而言,也只是未能有完整轉型的因素之一,也因瑞芳常久以來被忽視,尤其土地問題一直以來是瑞芳很重要的問題,我想這也絕對就鎮長一人可以搞定,如何凝聚共識,在現有還存在瑞芳本地的人士,自己如何團結才是最重要的下一步,我會發表一些文章,就是希望大家可以多關心一些忽略的問題,因為生活不只是政治,而解決辦法絕非只靠政治就可以解決,雖然政治可以最快解決所有的疑難雜症,但大家若能有共識,找出解決方案,那我在紀錄及關心的事則就都有其意義。
所以若pig兄有任何意見或對於瑞芳這邊的議題看法及執行方案都可以提出一同研究!
文清您好,我是外地人,只因去年1月至瑞芳吉慶國小服務,另外還兼辦猴硐及鼻頭國小的人事業務,才逐漸對瑞芳略有一些認識,你的網站很值得一逛,目前我已調離瑞芳這些國小回板橋了,但我還是會來常此逛逛,加油……(之前一直想去四角亭砲台,現在看來只好另外請休假去了)
文清您好,我是外地人,只因去年1月至瑞芳吉慶國小服務,另外還兼辦猴硐及鼻頭國小的人事業務,才逐漸對瑞芳略有一些認識,你的網站很值得一逛,目前我已調離瑞芳這些國小回板橋了,但我還是會來常此逛逛,加油……(之前一直想去四角亭砲台,現在看來只好另外請休假去了)
多謝提供珍貴史料!^^
文清兄.小弟也是再地人但對再地的歷史一直是糢糢糊糊.對您的部落格內的文章讓小弟我有及大的感處.更感您如此用心的分想.最近常和朋友聊起舊街的一些兒時回憶.想向您當面請教.可否留個連絡電話約個時間請教.感謝..
小弟叫阿斌住舊街岳王路(坑ㄚ內)手機0916352253
歡迎您一同研究瑞芳各地的資料,有空多到瑞芳走走吧!!
您好啊,歡迎有空一起研究及分享瑞芳各地風情,因平日就在瑞芳街上,所以隨時都可以一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