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的金瓜石事件出版了(瓜山國小校友會編輯)


1942年的金瓜石事件出版了
(瓜山國小校友會編輯出版)

金瓜石,文史情報,好書到,瑞芳藏經閣,1942金瓜石事件

圖/1942金瓜石事件書籍(全251頁)

大感動,1942金瓜石事件終於出版了,這是一本集結許多鄉親共同完成的一本還原史事的書籍,雖然編輯及整理都是今年的事,算一算前前後後也開了十次的編輯會議,才於101年12月正式出版,看到這本書籍發行,編輯群志工們的努力及辛勞更是可貴。

說起編輯會議,每回皆由蕭瀟雨先生都一一詢問大家是否有空,一同到勸濟堂二樓的會議室來討論及分配工作,瓜山國小校友會理事長游顯德及嫁到中壢的吳碧琴大姐,每回召開編輯會議,總是放下在外地的事,回到家鄉來一同努力討論著,而瑞芳在地研究量最高的史學家唐羽先生之提供資料與指導,其他鄉親鄭春山、林政雄各位先生之撰編;鄭金木、張阿輝兩前輩及童光明先生之敦促與協助;「隨緣築文史工作室」吳文宗先生、沈武田先生及林玟秀小姐之書版編輯;「水南洞文創工作室」謝亞平女士、林益遠先生之協編;吳碧琴女士、王青菁小姐,以及「新北市社區營造中心」吳奕慧女士、梁雅婷小姐也一同為還原史實努力,為的就是讓在這片土地的英靈們可以得到一個平反的機會,而研究歷史最重要的目的是為了記取教訓,不再重蹈覆徹,讓社會更進步,所以與會的每位伙伴,都是以這個中心思想來攢寫,所以此書的呈現就是編輯群的一致邏輯。

其實不論是瑞芳五二七思想案、屏東東港事件,亦或五大特高事件,都是日人在二次大戰即將戰敗前的統治手段,這段期間內瑞芳有三個區域都遭到日人的逮捕,每一個被逮捕的人,就是一段故事,雖然這本書目前只收錄了少數遺族的訪談,也許這都不一定是事實的全貌,期待此本書籍的出現,可以留給未來更多想關心金瓜石歷史的一個開門磚。

無論過往如何,這是一本鄉親共同努力的成果,真的很感動且感謝許許多多幫忙的各界,才順利此書籍的展現,此本書籍也會捐給瑞芳及新北其他圖書館留存。

購買資訊
每本售價新臺幣360元
瓜山國小校友會黃先生
(02)2496-1273
領書地點:瓜山國小校友會辦公室目前駐地勸濟堂內
若是不便前往勸濟堂的朋友想購買此本書籍,請多加80元運費,掛號寄至新北市瑞芳區祈堂路53號,瓜山國小校友會黃先生收,由校友會處理。


新書發表會
日期:101.12.16
時間:10:00
地點:金瓜石勸濟堂二樓會議室
連絡電話:(02)2496-1273
發表會當日可與編輯群交流的時間,讓更多想瞭解的朋友直接與活寶典之編輯群,面對面溝通喔!

 

瓜山國小校友會理事長游顯德寫的序

日本殖民統治臺灣五十年,在統治之末期,又遇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戰末又逢日本戰勢衰敗,因而懷疑與擔心臺籍人士與中國串通壓制臺人。在全臺各地欣起「莫須有」思想案件之逮捕虐待行動,金瓜石地區亦不在外。由一九四二年六月起,分批逮捕臺籍精英及相關人士百餘人,其間殉難犠牲者逹三十餘人;致使原為亞洲第一產金鑛區之全盛期,因失去實際奉獻者之精英而走入下坡,對金瓜石鑛山而言實為一件造成鑛山產業損害之事件。
當時在瑞芳地區發生猴硐、柑仔瀨事件(五二七事件)與金瓜石事件二起,表面而視,同在瑞芳地區;光復後之追悼會又以地區(瑞芳街役所)主辦,同時合併辦理,因此被誤認為同一事件;但事實則緣由不同,案件不同,司法處理不同(瑞芳事件曾被起訢與判決,但金瓜石事件則全無);因此此二事件為不同之事件。
本校友會鑑於金瓜石事件受難者皆為校友及校友家長,事隔多時,本事件無人問津,金瓜石之歷史記載中少有記載,日本政府於戰敗後急忙返國,國民政府來臺後因此事件發生於日治時期,不提此事,眼見遇難、殉難犠牲者將没入歷史漩渦中,因此校友會起而建議興建此事件之紀念碑。 事經多方協調與協助,將本校友會之建議提出至新北市政府,經文化局檢討,本事件雖為事實,但無書面資料,事件面貎無從查考,因此由校友會發起整理此段事件歷史。
經校友會及地方研究歷史之專家共同研討,在極具困難狀況下整理成本歷史資料。
本書主要共分九部份,第一部分前言,描述金瓜石昔日全盛期之全鑛區穏定生治之狀況。第二部份描述本事件之緣起與瑞芳事件之不同點,強調本事件對金瓜石之影響及鄉親對本事件之看法及警愓。第三部分為本事件有關之文獻資料引述,在極端欠缺本事件之書面資料中,由鄰近之事件資料及光復後之文章中尋出談論本事件有關之書面資料。第四部份由其他事件敍論中談及受害者在獄人之遭遇。第五部份因本事件欠缺書面資料,因此請相關人士以口述方式敍述本事件之記憶。第六部份談及日本人對本事件之看法。第七部份由臺灣各地之案件為例,探討文獻及口述歷史,也將本事件所得之資料予以探討。第八部份為結語,談及本事件所留下之後果追思與對後人之規勸及祈望;也談及倡建記念碑之構想與建議。第九部份列述與本事件有關之文章及資料俾供後人追念。
本事件為特殊案件,家屬不敢說出真情,再經白色恐怖壓力,對政治事件不敢申敍,因此頗難獲得案件之資料,在極度難予尋找資料之狀況下,幸好獲得熱心校友及地方歷史研究者與作家之協助,經長時間之搜集資料與探討作成本書,雖搜集成冊,但其中仍需探討與研究之處頗多,尚請各界多予指正與教導。
本書之能勉強成冊,全賴行政院文化部、新北市文化局、黃金博物園區、瓜山國小及新北市瑞芳地區選出之市議員顏世雄先生之指導、鼓勵與協助。編輯中又蒙歷史學家唐羽先生之提供資料與指導,經校友會文史組之蕭煌麟(蕭瀟雨)、鄭春山、林政雄各位先生之撰編;鄭金木、張阿輝兩前輩及童光明先生之敦促與協助;「隨緣築文史工作室」吳文宗先生、沈武田先生及林玟秀小姐之書版編輯;「水南洞文創工作室」謝亞平女士、林益遠先生之協編;「文史工作者」林文清先生、吳碧琴女士、王青菁小姐,以及「新北市社區營造中心」吳奕慧女士、梁雅婷小姐等諸位之提供資料與協助;金瓜石勸濟堂之提供會議場所與文書協助;在此一併表示萬分之謝意。

 

感謝各單位的協助及助印單位的幫忙

感謝單位
行政院文化部
新北市政府文化局
新北市立黃金博物園區
新北市瑞芳區瓜山國民小學
新北市市議員 顏世雄先生
歷史學家 唐羽先生
新北市金瓜石勸濟堂
黃金山城願景協會
三安社區發展協會
基隆市中正區東方影印
弦情逸致樂團
陳石成先生
劉文池先生
林青雲先生
楊朝福先生

助印單位
本書獲行政院文化部部分補助出版
瓜山國小校友會理事長 游顯德(200本)
瓜山國小校友會監事 李明諭 (200本)
新北市金瓜石勸濟堂 (100本)
瓜山國小校友會常務理事 連城珍 (100本)
瓜山國小校友會理事 簡義人 (100本)
瓜山國小校友會常務理事 簡誠謙 (10,000元)
瓜山國小校友會常務理事 簡維正 (10,000元)
瓜山國小校友會理事 翁憲章 (100本)
瓜山國小校友會監事 陳金鳳 (100本)
黃金山城願景協會 (10,000元)
雲山水吳乾正先生 (10,000元)
瓜山國小校友會理事 蕭煌麟 (蕭瀟雨) (5,000元)
瓜山國小校友會理事 沈勇男 (5,000元)
溪邊小築林政雄 (5,000元)
九份未眠者花園民宿 (5,000元)

 

1942金瓜石事件全書之目錄

1. 前言:昔日金瓜石 7
2. 日人眼中的陰謀叛亂事件–1942金瓜石事件 31
 2-1 緣起 33
 2-2 「瑞芳事件」 與「1942金瓜石事件」 38
 2-3 金瓜石之轉捩點 42
 2-4 追思與勸世 42
3. 1942金瓜石事件有關之文獻資料引述 49
 3-1文獻一「思想案殉難者追悼誌」 51
 3-1-1序文 52
 3-1-2弁言 54
 3-1-3新生報廣告 55
 3-2文獻二「臺北文獻」 56
 3-2-1北臺人物傳-附碑傳資料 56
 3-2-2鄉鎮志之修論傳說與北臺地區史事之誤謬 60
 3-3文獻三「昔日風華展金瓜」 63
4. 受害者獄中之遭受 71
 4-1李建興先生之「獄中俚歌」 74
 4-2鄭坤五先生之「活地獄」 77
 4-3獄中寄回之家書 83
5. 口述之歷史與看法 89
 5-1 口述歷史 92
 5-1-1 受訪者:鄭金木 92
 5-1-2 受訪者:張阿輝 94
 5-1-3 受訪者:吳水波 99
 5-1-4 受訪者:張文榮 102
 5-1-5 受訪者:戴陳月桂 105
 5-1-6 受訪者:游顯德 107
 5-1-7 受訪者:沈金龍 110
 5-1-8 受訪者:俞尚德 113
 5-1-9 受訪者:張連壽 116
 5-1-10 受訪者:黃蕊珠 117
 5-1-10 受訪者:黃一士 118
 5-2對本案之看法 119
 5-2-1金瓜石事件之感受 鄭春山/ 119
 5-2-2金瓜石鑛山的尊嚴 蕭瀟雨/ 122
 5-2-3  黃一士/ 122
6. 日本人對本案之看法 125
 6-1赤瀨川校長夫人 129
 6-2鵜飼義一夫人 130
 6-3小野誠一課長 132
 6-4國光清男老師 132
 6-5鳥飼清老師 135
 6-6林雅行導演的「風」與「雨」電影 138
 6-7久布白文子 140
 6-8日本交流協會 142
 6-9日本琦玉縣朝霞高校學生畢旅參訪 144
7. 文獻及口述歷史之探討 145
 7-1探討一:受害與殉難人數之探討 147
 7-2探討二:「1942金瓜石事件」 與 「五二七思想案」為不同案件之探討 155
 7-3探討三:「1942金瓜石事件」發生時間之探討 157
8. 結語 159
9. 相關文章及資料 167
 9-1黃仁祥先生謳思碑 149
 9-2「泣」 吳碧琴/152
 9-3 鑛山的代誌 蕭瀟雨/158
 9-4 「雨絲飛舞」紀錄片的首映紀實 蕭瀟雨/160
     [原鄉歌曲] 金瓜花夢 180
 9-5 [原鄉歌曲] 金瓜石 181
 9-6 [原鄉歌曲] 懷鑛鄉 182
 9-7 鑛山人心口的痛 蕭瀟雨/163
 9-8 最特殊的地方須最特別的善待 黃金山城願景協會/165
 9-9 還鑛山人一點公平與正義 黃金山城願景協會/169
 9-10九十八年五二七追思紀念及鑛山尊嚴研討會 173
 9-11 2009年水金九公共論壇 175
 9-12 2010年金瓜石事件及追思紀念 176
 9-13 2012年水、金、九公共論壇 177
10. 瓜山國小校友會簡介 197
11. 編後語
12. 感謝協助單位 203
13. 參考文獻 205

編輯群寫真

101/11/09主要的編輯群,因山城歲月吳碧琴大姐也在一同拍攝,所以無法入鏡。

101.04.17編輯群會議

書籍封面及頁底

封面

頁底

後記及心得

『終於還給金瓜石冤獄事件的礦山英烈們一個基本的公道了』
這是看到這本書可以問世,最大的感動及想法,雖然才二三百頁的份量,但背後除了當年發生冤獄慘案的心酸外,大大小小的編輯會議下來,真的是很累人,人家說作下去就不要喊累,的確大家都不會累,因為為了一個信念,就是讓這些冤獄的前人們,得到一個平反的機會,因為現在不作,再過十年廿年,就完全沒有人事務可以追查。

回憶起編輯的這些時光,感覺還是很甜美,因為能與礦山地區的這些前輩努力,就覺得與有榮焉,大家都不具學術背景,有的是一種在地人的傻勁,就是為了地方在地的記憶,就這樣流逝在歲月的巨輪下,這種信念驅使著與會的編輯人員,而正因為這種使命作祟,縱非史學家,但在收集、匯整、討論及定案,也可用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這種眾志成城的毅力,讓整個事件有了明朗的交待。

從史料面來說,編輯會議中,雖然游顯德理事長,經常擔任主席,但整個幾位重要核心的編輯成員中,卻是大家各自分擔誰收集什麼資料,誰收集什麼資料,大家彼此分工,還記得有一次在為兩三個不同的史料而有所意見,也先擱置下來,之後找到一個機會,與瑞芳地區的重要史學家唐羽先生約到唐羽先生的家中找尋失落的記憶,也在唐羽先生的釋疑及提供不少的史料下,讓整個斷點,有了重新連結的契機,繼續編輯下去,這樣的史料印證及在地人的口述錄影紀錄,多重比對,找出真正的歷史回憶。

從口述訪談方面來說,在大家各自分配訪談的成員及願意出來談論的遺孤等,其實更面臨到一個很大的危機感,就是記憶力衰退,猶記得101.6.14那一天與李彩鳳阿嬤約到其家聊天,其實八九十歲的長者,雖都有印象,但其談論的狀況都可以清楚說出當時發生的事,但正確時間點確得與其他人的訪談拼湊才可以得到更完整的歷史,這也是前前後後跑了兩三趟的原因,在這些書籍背後,有著大家共同努力記錄下來的素材,都需要重新拼湊還原真相。

書籍的編排面,得力於主編吳文宗先生及林玟秀小姐,在兩位的規劃及分段有了較清楚的輪廓,而史料部份原本收藏頗豐的鄭春山、蕭瀟雨兩位先生的資料,豐富度真是精采,後來加入了吳碧琴女士的部份史料,增添基礎完整性,所以像我也有收藏的相關李家史料,在三位的前輩的資料相形之下,真是小巫見大巫,當然三位的資料豐富度及觀點都成為了此本書最重要的核心價值之一。另一方面由於游顯德理事長,更是身為冤獄事件案的後人,所以對此書的期待及觀都有其獨道的見解,得力於其不少協助,印證了我們收藏史料的論點,然其論點總在大家經過幾輪的補述及研究印證上,也都成為整本書的重要來源之一。當然另一位林政雄先生,更是令我感動萬已,一般我紀錄都是拍照錄音錄影,沒想到林政雄先生,都還會慢慢白紙黑字寫下後,重新謄寫一份精美版紙張後,再慢慢用電腦打字,慢工粗細活,這種完美無睱的精神,也值得我們敬佩不已,後來更在水湳洞的朋友謝亞平女士、林益遠兩位也跑了不少採訪記錄點,都是對於史料完整及正確作出非常鉅大貢獻的核心成員。

此書籍的實用度及文史研究度,常有不少朋友常與我討論的話題之一,其實我也頗能認同這些長年在公部門認可的專業團隊說法,他們常說公家單位就是要具學術背景的專業團隊,有了這層保證,出版的書籍就值得信賴,畢竟學界包裝成產業,得到了官方的支持,產官學一體就很有可看性,其實一路以來,在瑞芳這個區塊,看過不少的這樣案例產生,所以以『瑞芳鎮誌』為例,學界主導的正確度,採用同方法的科學研究方式,但就是錯誤百出,常被很多人嘲笑,為了不讓此等情況再度發生,史料的正確度部份,還原歷史及正確無誤性,一向是我個人的堅持,由於平常在批改公部門出版那麼多地方錯誤歷史資料的經驗下,雖然我不是一個史學家,但是本著實事求事的科學研究精神,我也將此一精神融入此編輯會議,務求得到完美的解答,而與會的編輯前輩們,都是在這種信念下共同完成,而我平常寫文章的一個最要信念,就是文章得成為bible 的堅持,這些堅持與會的每位都與我共同努力著這精神,也由於這些堅持,產生的書籍是絕對不亞於學術背景之種子團隊。

出版經費方面,其實整本書,唯一的開銷就是在印刷方面,大家都無償來參與這些編輯會議,真的感謝非常多單位的努力與協助,而更得到瓜山國小校友們的熱烈迴響,此回這本書不論是在公部門連私人自掏腰包的熱情,更是讓我們有源源不絕的動能努力下去。

最後,這本書籍可以出版,是累積了許多編輯群的時間、訪談才可以出書,猶記得上半年度水湳洞磺窟的沈武田先生,也一同參與編輯,非常可惜沈先生無法看此書,然而金瓜石及水湳洞的鄉親,仍一路整理相關文獻及採訪了許多七八旬的鄉親們,都讓此本書籍出版別具意義。

希望此書的出版,可以讓這些不知為何而關也不知為何而亡的英靈們,都可以在大家共同努力下,都得知發生在我們家鄉的一頁。

相連文章

一般留言

  1. 有人有圖有證據,講述歷史事件就更有說服力,建議要捐書給:國家圖書館和台北,新北市圖書館,或五都的圖書館,更推廣讀者和永久保存~

留言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