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回瑞芳失落的技能-野溪淘金術[野溪淘金趣]

尋回瑞芳失落的技能-野溪淘金術
遊記小名:野溪淘金趣

前言
野溪淘金技術,曾在瑞芳這個小鎮出現超過半世紀,為瑞芳地區特有的技能之一,但現今的瑞芳新生代,卻喪失了這項技能,曾幾何時只能在圖書館介紹瑞芳的書籍中,才可以看到原來瑞芳曾經有淘金這段歷史,卻不曾去明瞭這個地方,造成風潮的歷史,如何為此地發展,寫下一段淘金史。
環視現今國小的鄉土教材,太重於形式的教學,也就只有推廣母語一項較為完整,看似為鄉土教學主要目標,真正的鄉土教學,應是結合地方特有文化,讓地區的新生代明瞭在這塊土地先人的過往種種,輔以實作教材,讓本土的在地文化傳承才是真正的鄉土教學的方向才是。
看著傳統瑞芳技能的消失,實在覺得非常感慨,目前瑞芳已沒有這樣的教學及教育環境,幸賴九份礦工張大哥的指導,讓我這個在瑞芳土成土長的瑞芳囝仔,也擁有了野溪淘金的技能。
當然瑞芳目前有黃金博物園區及少數礦工私人帶團有淘金體驗,性質由於是具有觀光目的,所以自然不若在野外實作般,需要太多的技術及經驗方法,其方向以遊客為對象讓遊客體驗基礎的淘金流程,不以本地文化傳承為目的,所以自然瑞芳當地新生代,也無法從中獲得具有傳承的管道,這也是臺北縣政府文化局旗下各博物館的發展方向的盲點,成立的宗旨既要觀光導向?又要文化傳承導向?其實也都有可能落得兩頭空的情況。
其實文化傳承最感慨的是,就像山地部落的原住民不會打獵,瑞芳居民不會淘金般一樣的感慨,淘金技術不該只剩少數瑞芳人會的技能,雖說環境變遷,造成大家喪失此項技能,如何重現此技能,讓瑞芳長大的新生代,長大後都曾有此項記憶,可以知道淘金沒什麼了不起,我從小就會的,對瑞芳人而言這是常識,不是知識,這才是在地文化傳承最重要的方向。

現今野溪淘金仍有部份人士以營利為目的,在瑞芳各野溪穿梭其中,帶著重工具開挖,似乎想翻遍整區大石頭,一天沒挖個上百公克才甘願,心滿意足的離開,實為可惜,本著資源共享,在此文清希望大家可以在瑞芳及雙溪的各野溪淘金是以研究、學習為目的,不要大規模在那翻動石頭,破壞了野溪的面貌及生態。
另也由於部份民眾缺乏公德心及古代留下髒亂廢棄工屬原料等等都污染著水源,若各位在此發現髒亂別忘了順手帶走。

淘金術的願景及期盼
1.期待瑞芳環基隆河的中小學都能有此課程加入鄉土教材內,能從基隆河畔淘金史自淘金流程講述為一完整課程。
2.而且鄉土教材並非只重於文字敘述,老師唸過帶過上完課即代表授業完成,而輔以實作體驗,教導瑞芳的新生代重新認識這項瑞芳老祖先的傳統技能,並帶學童至瑞芳各溪流及河川遠足郊遊,一舉數得。
3.發揚瑞芳老祖先的技能,讓此技能能成為瑞芳之光。

淘砂金工具之準備
1.十元的濾網塑膠盆 (篩網用,過濾大顆砂石)
2.十元的不漏水塑膠盆 (搖金用,過濾小顆砂石)
3.十元的湯匙or三十元的鏟子 (挖土石的工具)
4.十元的鉗子 (夾起砂金或其他礦物的工具)
5.五元的玻璃瓶 (置放砂金或其他礦物的收納瓶)
6.家裡的榔頭(這家家戶戶都有)
7.放大鏡(這也是家家戶戶都有的)

淘砂金的基本心態
若有幸習得瑞芳傳統技能-野溪的淘金技術,切勿有下列的心態
1.枉想靠淘砂金過活(不如認真工作去買別國生產的金子較實在!!)
2.並非每條野溪淘得的數量均相等,有可能都無所獲
3.淘金經驗的累積,可增加收獲量,在淘金過程可對礦物也可獲得其他礦物,也許在淘金過程就流掉了珍貴的砂金或礦物而不自知,砂金非唯一礦物。

瑞芳傳統技能-野溪淘砂金的技術及經驗分享
淘砂金三部曲
1.尋找合適的地點挖掘土石
2.將大顆砂石過濾掉
3.以經驗及手感將小顆砂石與砂金分離取得砂金

1.尋找合適的地點挖掘土石
要觀察水流,颱風過後,砂金在水流量較大洪水給沖刷下,有機會於金瓜石、九份、水湳洞、猴硐及雙溪牡丹這些地方的較平坦處或彎道處,因河流速度降低,沖積沈澱於此處。就古代清治及日據時期,基隆河沿岸自五堵以上,淘砂金皆有紀錄,就是此故。而現今可觀察黃鐵礦較多之石縫處,並由其下泥土層往下挖掘之土石,可能性較高。但並非選對地點就都可淘洗到砂金,不如野溪或基隆河寬廣的河床上,一定要選對地,才有機會滿載而歸。

2.將大顆砂石過濾掉
挖起土堆後,要先將濾網塑膠盆先將大顆的砂石給過濾掉,先裝點水,反覆的搖晃,如此才可以將較細的砂石過濾出來,最後直接拉起即可看到大顆砂石可被過濾出來。
當然既以砂金為主,其實此盤濾網塑膠盆還是可以再多留意,看是否有遺珠之憾或是有其他礦物可作為珍藏的。

3.以經驗及手感將小顆砂石與砂金分離取得砂金
多半經驗不足時,容易將細小砂金連同搖晃過程給流掉,所以反覆的搖晃,務必以手可伸到底部才算是細砂,小石塊都還是要反覆的搖晃而出。
最後只留少數細砂石反覆的四角留一些水,反覆的搖晃,因為砂金其有附著力,細砂會隨著反覆搖晃的流水而下,當然有時會看到亮亮的或黃黃的,先不要高興,可能是雲母也可能水黃泥,還是要去碰觸明瞭是否為砂金。

瑞芳傳統技能-野溪淘砂金的技術圖文全攻略

尋找適合的挖掘地點-觀察黃鐵礦蹤跡

挖掘土石-初步開挖

挖掘土石堆(挖完記得復原,以免其他人踩空害人跌倒)

初步以濾網盆過濾出較大顆的石塊,較細小的砂石於另於不漏水盆內

過濾較小石子及泥砂

河道廢金屬別忘了要整理整理帶走,好讓污染不要破壞美麗的河川及溪流

搖晃時便可看到有部份分離出的砂金出現,當然一堆廢金屬渣也都跟著一起被分離出來了,廢金屬渣最好可以環保為前提順手帶回家不要再污染我們美麗的家園了..

分離完成的砂金,仍有一小些砂金未完成分離,但已可採用小鉗子挑出,繼續搖晃可再次分離過濾

小砂金這是肉眼不需要用放大鏡看得到的小砂金,但放在手指中仍小如螞蟻般大小

淘到四顆較大的小砂金及碎金太小了在右下角,小到要用放大鏡才清楚的小小砂金

瑞芳傳統技能-野溪淘砂金的技術影音篇
淘金三部曲之挖掘土石堆

淘金三部曲之搖晃出多餘泥砂

相關連結
1.超級牛善意提醒淘金客

特別感謝
這兩個月的拍照、紀錄攝影在此也感謝一同參與此次及入鏡的顧問群
1.九份礦工張大哥的技術指導
2.新店礦石玩家超級牛大哥的熱情實作紀錄
3.一同前往的九份天方夜譚的克峻宜蘭礦石玩家小奇及小奇媽

淘金資訊
黃金博物館
於開館日每天都有淘金體驗區,每人NT$100
採用黃鐵礦(愚人金)讓遊客體驗,非真正黃金,但有專人淘金體驗指導

金瓜石老礦工淘金
陳石成淘金師傅帶領
於金瓜石的野溪體驗真正的淘金樂趣
四人成行
連絡電話:0919-279-231



相連文章

一般留言

  1. 吽… 牛曝光了… (沒有牛頭擋臉….)

    淘金是很有趣!! 但不一定是會有等值的收獲!! 文清那四顆可是在太陽下晒了二天的成果….

  2. 好咩~下次有任何一個瑞芳的活動都會提前去電通知! 我以為您對這類主題沒興趣就沒通知了!

    原則上今年的重點在猴硐及三貂嶺地區,明年是鼻頭角南雅瑞濱及深澳地區,今年剩餘幾個月的最重要目標是要將三貂嶺及猴硐間的古道小徑都再走一趟,作地毯式的紀錄,是利用有空找到人就出發,前些日子爬魚寮山沒到山頂拍三角點,所以這也得重爬。

  3. 只有側臉啦,沒關係的,不是正面看不出來的!!

    當樂趣,所以遊記小名才叫野溪淘金趣啊!

  4. 水色漂泊兄有回來時若有機會也可一同前往遊玩!畢竟四腳亭也曾是基隆河沿岸曾經淘砂金的地點之一!

  5. 發 email 通知或在 blog 留言都可……

    開玩笑, 除了爬山我比較懶之外, 淘金我可是很有興趣的…..

  6. 那最近會有個活動是溯溪+採礦石的活動,不是掏金,但礦石也具收藏的價值,純以收藏及溯溪為活動主旨,我從此週開始有活動不論大小都會告知的!

  7. 文清兄,改天找時間來實做,非常有興趣及意願來淘金沙..等您的消息….這是個傳統技藝,土生的瑞芳人的光榮.

  8. 好的, 陳大哥下次活動日期出來前會提前一天通知! 外地人不一定要學,但瑞芳人就一定要學習的技能!

  9. 不是啦,怎麼你也跟大家一樣對黃臘石這麼有興趣啊,什麼礦石都好啊…

    反正出發前會通知你的!

  10. 此篇很感謝的這幾位對礦石非常熟悉的大哥的協助,每個人對掏金有不同的感受,我只想體會當年瑞芳的河邊掏金潮的感受,但很重要的是掏金的技術才是最珍貴的。

    真希望這個古代技能可以世世代代在瑞芳都有人擁有,最好是有學校排入課程,而不是像現在以觀光為導向之掏金趣…

  11. 文清有繼續去詢問如何申請之合法活動??

    看來應該是請公所行文給水行署就可以囉~~ 再來就是看學校要不要將活動併入戶外教學了..

  12. 呵.. 縣政府的回答有和沒有一樣…

    回覆內容: 親愛的縣民朋友您好:    感謝您對縣政的關心與建議,您的建議將使本縣縣政作為更加完善。    有關您來信建議由瑞芳退休礦工取得合法導覽資格及開放基隆河某一河段供淘金導覽體驗教學乙案,惟於基隆河邊淘金導覽體驗教學涉及水利、礦業及遊憩等相關法規以及用地問題,尚須進行詳細規劃及評估,您的建議本縣將納入施政之參考。關於由瑞芳退休礦工取得合法導覽資格部分,目前專業導遊仍須經國家考試認證,方能取得合法證照,至於一般導覽人員則尚未有認證規定。為善用退休礦工之專業知識等相關資源,本縣各機關於辦理礦業相關活動時,將儘量與當地退休礦工合作,提供民眾深度認識在地礦業文化之機會。    再次感謝您的來信建議,歡迎您不吝再次提供各項建言。敬祝健康快樂! 承辦機關:文化局文化發展科 聯絡電話:2960-3456分機4478

  13. 文清大哥你好,我是超級牛的朋友,我明年1月份有要帶一團大巴去金瓜石及九份旅遊,方便能留你的電話,或撥電話給我,朱小姐0919-138-760
    有一些事想電話與你交談,不知道方便嗎?

留言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