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山五坑旁的公廁變身輕便車站意象

本山五坑旁的公廁變身輕便車站意象

金瓜石,黃金博物館,景點,礦坑

本山五坑口前西側方向的公廁,於103.12.23後大變身了,外觀看似一輕便車站,實為公廁的舊內裝,雖然在日本時代也沒有這樣一間輕便車站的存在,是一個復舊意象的體驗建築,但欲可感受到館方的規劃設計,將在地意象融入在各項公共設施內,唯有強調在地元素,方可讓遊客更進而體驗到昔日礦山風情,細節決定一切,此回館方的規劃,真的非常有感覺,從太子賓館經櫻花道上來之後,就能感受此間日本風味的輕便車站,心中真的讚嘆不已,而且公廁現在前方還增加休息的座椅,這也是貼心的設計規劃之一,雖然昔日礦山風情不在,但倘若能將昔日元素融入現有的公共設施,那不只為遊客而言,但在地居民,只要不影響到現在生活的情況,文化即生活,生活即文化,這樣的傳承將更可深遠流傳

其實從黃金博物館成立後,各個公共設施來說,幾乎都是該有的都有,但有不少設施感覺上就是少一味,但若以公部門的公共設施來說,其實只要都有本就不該苛求太多,這也是一般民眾的感受,只要安全勘用即可,相對的在民眾對這樣的品質,最多也只會評為六十至八十分。但若有加造型外觀能讓人感受到在地意象的展現,則可以提高八十至一百分,倘若要給個分數而言,以往的公廁分數最多也只能給予七十五左右,但此回改裝變身後,真的完全可以感受到一些昔日風情的展現,則給予一百分的滿意度。

本山五坑口公共廁所的二三事
雖然在日本時代,不論是瑞芳市區的總站、亦或九份還是金瓜石終點站(瓜山一帶),是沒有這樣的輕便車站,這個是一個復舊的體驗意象外觀,解說牌也有說明,以免讓人誤會以前有一個車站在這邊,細說從頭,在日本時代此處為礦工澡堂,而澡堂近本山五坑側,有一廁所,廁所很小,大約是三個人寬的空間,而澡堂空間較大,約略往西側延伸大一倍空間,而澡堂近本山五坑側也有鍋爐可加熱水,可供出礦坑的礦工們,來盥洗身體使用。
在九十三年底黃金博物館成立後,此處也被規劃上廁所,礦工澡堂的大水池未被保存下來,目前要看到這樣的大水池,可以想像一下軍隊裡的大澡堂,在十分寮的新平溪煤礦(現為臺灣煤礦博物館)內,也有這樣的大澡堂,現大澡堂拆除後,改為廁所供遊客使用,直至103年再度改裝拉皮變身為輕便車站外觀。

輕便鐵道及運礦系統的二三事
再說一下在公廁前的輕便軌道,這軌距約508mm寬,主要為載送礦石生產用的鐵道,出五坑口往右為往六坑方向,藉由此輕便道至五坑斜坡索道天車間一帶,再串聯架空索道等設備,將礦石運至六坑口,再由六坑口一帶經由無極索道系統運至水湳洞選煉廠,最後再由水八線運抵八尺門一帶先存於銅礦處,再接駁運往日本,舊時的運礦系統約為此路徑。
而出五坑口此段往左則為較小一段,只有抵達金瓜石總站(現瓜山里基隆客運新山站牌一帶,約金光路282號處),此段為以礦為主的鐵道系統,再連接基隆輕便鐵道株式會社的輕便鐵道。
而載運人貨的輕便鐵道則由基隆輕便鐵道株式會社經營,以人力推臺車,由金瓜石總站,穿越基隆山下隧道,出九份輕便路1,2號處,輕城隍廟、昇平戲院、頌德公園,再穿越隧道,直抵流籠頭,再經由斜坡索道(incline,日文唸引庫拉應)卡住臺車,直抵山下的流籠腳(現基隆客運琉瑯腳站牌)處一帶,再與基隆三爪子線串聯,一路經瑞芳、龍潭堵、深澳坑、圓窗嶺,再由圓窗嶺經斜坡索道抵山下基隆市區,終點站在旭川一帶(現仁愛市場附近),這人貨的輕便鐵道,雖然當時已有火車鐵道的建立,嚴格來說應該是說城市與城市需要火車的運輸系統,而區域內則靠輕便鐵路來補足區域內的交通,在基隆此處更北更舖往金山的輕便鐵道,這輕便鐵道的建構,真的是對日本時代中期至光復初期,不可或缺的交通運輸系統。

後記
能看到這麼有在地意象造型的公廁,真的備感欣慰,尢其將相當多的意象結合,再加上體貼的座椅於外,覺得非常到位的規劃,倘若未來公部門的各項規劃,能有黃金博物館的巧思,諸如公車站牌的規劃,不要以市為主的全市相同車站,而是以區域限定且加諸在地意象的公車規劃,還是如每輛公車也是有區域限定的彩繪,那該是多麼為宣傳在地觀光,及保存在地文化的心意,只是現有太多公部門的公共建設,總是流於型型式有作就好,所以多半也只能祈求安全實用就好,如(Excellent!猴硐藝術公廁終於整建安全了!),這其實更為浪費,所以於103.12.26走上五坑坪,心中只有一個贊嘆的想法,bravo,期待未來瑞芳地區的公共建設都能有如此完美的藝術品誕生。

本山五坑旁公廁寫真

改裝前的舊照片
97.06.07 未改裝前的一般公廁
黃金博物館成立後將本山五坑的西側礦工澡堂改建為公所,原廁所是在如圖左方非常小,而澡堂的區域則較廁所的面積大約二倍左右,闢建為廁所後,原有澡堂的空間則拆除改建。

 

改公廁外觀變身為輕便車站部份
103.12.26 變身後真的看不出是廁所

輕便驛(輕便車站的外觀)由西側往東側拍,為一現代化標準的公廁,配備有無障礙坡道及無障礙廁所一間於西側,而東側則有一般廁所,唯外觀符合地方意象之規劃設計。

公佈欄上貼滿了礦山當年的新聞,這些不少有臺灣日日新報上才看得到,貼滿了這些真的有重溫日本年代的礦業風華再現。

電話,由於車站多半配置有公用電話,所以也有此老造型的電話,只是這是一個音樂盒,據館方說明:『未來將會播放礦山音樂人小高的作礦山音樂系列作品。』這定會讓駐足以此的遊客,來感受到當年礦山人的辛勞。

輕便臺說解說牌,寫的很到位的解說牌,相信造訪的遊客應能體會這個礦業年代的重要交通設施的初貌。

真的非常久了沒看到這個交通號誌了,記得最後一次在民國九十七年時,在九份的國英坑(九號坑)前(北35鄉道至102縣道間小路),還有看到這個交通號誌了,於九十八後就被拆除了,這種交通號誌雖只出現在九份,在金瓜石不曾有印象看過這種號誌,主要是因為有人、車、礦車通行之處才需要架設,而九份國英坑口前,因為從國英坑出坑口後,要往前將棄石倒在捨石場,需橫跨公路,所以會設置這種交通號誌,以警告用路行人及車輛,這也是只有礦山限定的交通號誌,看到這個號誌真的極為貼切,真的是身處在礦山內的感覺。

本山五坑車站的里程意象牌,翻譯的不錯,因為採用通用拼音,而不是用漢語拼音。(詳見瑞芳地區中英對照表)

 

相連文章